我是在一个qq群里看到的链接信息,进来看了一下,发现你们的问题是基于文字处理的人工智能该如何发展?首先个人认为没有底层神经网络架构,多种信息关联,形成认知世界的模型。单纯的做文字处理根本就是做空中阁楼,因为语言交流是动物界中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活动,其他动物都无法突破,语言由于是人类创造,难免具有许多自我矛盾的地方,规律相冲,且复杂多变,易变,一词多义,人类可以修改其定义,这些因素决定了自然语言处理是不可能做的完美的,会有许许多多的漏洞存在。所以我个人认为基于文字处理的人工智能没有需要就不要去做,这根本就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坑。我见过用人工修正对话的聊天机器人,他每天大概修正1000句对话,还会爬百科,知道,然而效果还是很差,主要差在语境对话里,很多时候上下句根本没有关联性。微软小冰似乎进步越来越大了,越来越像人类对话的画面了,然而在我看来,IBM的沃森更胜一筹,在美国的智力问答节目(危险!)中夺得了冠军,然而这个用大把资金,大量数据暴力砸出来的专家系统,可以预见将在几年后淘汰。这些机器人根本不具备自我学习能力,需要的是人类修改数据,可以说有多少人工,就有多少智能,在这些方面小公司根本无任何竞争优势,所以我建议不要去做这类产品。即使花费的是小成本。
好了,个人主观意见说完了,就聊一聊我对文字处理的看法吧,
我见过一个人做的聊天机器人,非常小,还是有较多逻辑贴上地址
http://asie.host-ed.me/ai/Goddess.htm纯文字交互还能做到1、持续性的情绪状态,(两句话之间不能喜怒无常,PAD情感模型)
2、语义情感判断对情绪状态造成影响(NLP技术)
3、能够和其他AI进行区别的用词,个性化的话题倾向(用词的先验概率做个性化偏移)
4、对之前对话内容的回忆(上下文相关,代词的判断,歧义词上下文消歧)
5、基于词向量的简单联想功能(长城-中国,金字塔-埃及)
6、基本的对话题的注意力(对话有目的性,而不是散漫的,如ACT-R的注意力模型)
7、对对方的信息有基本的记忆能力(不会让对方觉得你在忽视他)
8、对对方的观点和喜好有基本的记忆能力(语义情感判断,多数情况应顺着对方的意思说话)
9、避免与历史对话得出矛盾的结论(避免让对方觉得你在胡说八道)
10、对一些事物持有固定的观点和评价(人格组成部分)
11、在搜索引擎(和语义网)查询并整理、总结、复述查询内容
12、更深层次的幽默感(对对方情绪建模,操纵对方潜意识的焦虑释放,造成喜剧效果)
13、试图总结热点话题,并能够提出与大众相反的观点
14、为自己的立场辩护,试图通过例证和推理说服对方
15. 能够将具名的对方认知为一个独立个体,故除了对先前对话具有记忆(#4)以外,也记得对方的兴趣,性格,观点,能力,习惯,经历,等等。
换句话说,先前提的1,4,5,6,7,8,9,10 等不仅适用于这个系统,也该被套用在对方的身上。也就是说,本系统这方面的机制应该被分离成独立的模块,所以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个体,无论是对方,本系统,还是其他的类似系统。
16. 理解对方和其他个体的社会关系,并能根据这种关系做推理.
例如如果A是B的老板,则A通常能够管束B
17. 能够执行人际关系的映射,并据此做出推理。
例如已知母亲通常是无条件爱孩子的,故如果A是B的母亲则A该会无条件的爱B。
18. 同16+17, 不过也能够投射到系统自身。
例如已知子女通常是无条件爱父母的,C为本系统的创建者有如父母,故本系统也该无条件爱C.
19. 能够执行指令。
即使简单指令如下都很好的。
今晚凌晨三点帮我把这信发出去
每天早晨第一次对话时让我看当天的天气,交通状况,以及当天NBA新闻。
监督这货品在某网站上的价钱,有变化时通知我。
20. 理解对个体的”知“与”不知“逻辑。
这个不仅是记得对方说过什么而已,也牵涉到:
1. 本系统对对方说过什么
2. 对方是不是记得本系统说过什么
3. A知不知道B的某事,A知道了会有什么后果
4. 说什么样的话会导致对方知道某事
5. 人类有时会把本来记得的事忘记了。
6. 人类即使说忘记了某事,有可能过一阵子会自行想起来
7. 人类的记忆不可靠,把事情记反了也不奇怪
21 允许用户永久性删除服务器端对话记录,以保护个人隐私
还有需要一个人类心理模型的标准框架(类)
对于每个来访者,建立对方的心理模型(对象),包含两大部分:
1、客观属性:周边状态的关系,对各个事物和话题的知识和态度。所有属性需要采用依赖分布式表征的概率分布,以保证网络的可扩展性。用先验概率分布(所有人的统计分布)做初始化
2、注意力空间:对方的情绪,注意的事件,谈论的话题
来自输入文本的所有信息,必须反映在对方的心理模型的变化上。
输入:文本->词向量->主谓宾三元组(相当于语义)->对方心理模型的更新->
对话目的有三个
1、提升对方(心理模型)的情绪P,和注意力(觉醒度)A
2、获得知识
3、改变对方的观点(心理模型对某事物或话题的知识和态度)
三个目的以一定比例形成评价函数;
对于一个或多个备选行为输出(主谓宾三元组),预测输出对对方的心理模型的影响,并通过评价函数取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