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公众号 AI科技大本营

引子
最近开始拾起来看一些 NLP 相关的东西,特别是深度学习在 NLP 上的应用,发现采样方法在很多模型中应用得很多,因为训练的时候如果预测目标是一个词,直接的 softmax 计算量会根据单词数量的增长而增长。恰好想到最开始深度学习在 DBN 的时候采样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,而自己对采样相关的方法了解不算太多,所以去学习记录一下,经典的统计的方法确实巧妙,看起来非常有收获。
本篇文章先主要介绍一下经典的采样方法如 Inverse Sampling、Rejective Sampling 以及 Importance Sampling 和它在 NLP 上的应用,后面还会有一篇来尝试介绍 MCMC 这一组狂炫酷拽的算法。才疏学浅,行文若有误望指正。
▌Why Sampling
采样是生活和机器学习算法中都会经常用到的技术,一般来说采样的目的是评估一个函数在某个分布上的期望值,也就是

比如我们都学过的抛硬币,期望它的结果是符合一个伯努利分布的,定义正面的概率为 p ,反面概率为 1-p 。最简单地使 f(x)=x,在现实中我们就会通过不断地进行抛硬币这个动作,来评估这个概率p。

这个方法也叫做蒙特卡洛法(Monte Carlo Method),常用于计算一些非常复杂无法直接求解的函数期望。
对于抛硬币这个例子来说:

其期望就是抛到正面的计数
除以总次数 m。
而我们抛硬币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采样,如果要用程序模拟上面这个过程也很简单,因为伯努利分布的样本很容易生成:

而在计算机中的随机函数一般就是生成 0 到 1 的均匀分布随机数。
▌Sampling Method
可以看到蒙特卡洛法其实就是按一定的概率分布中获取大量样本,用于计算函数在样本的概率分布上的期望。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如何按照指定的概率分布 p 进行样本采样,抛硬币这个 case 里伯努利分布是一个离散的概率分布,它的概率分布一般用概率质量函数(pmf)表示,相对来说比较简单,而对于连续概率分布我们需要考虑它的概率密度函数(pdf):

比如上图示例分别是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,它们的面积都是 1(这是概率的定义),如果我们可以按照相应概率分布生成很多样本,那这些样本绘制出来的直方图应该跟概率密度函数是一致的。
而在实际的问题中,p 的概率密度函数可能会比较复杂,我们由浅入深,看看如何采样方法如何获得服从指定概率分布的样本。
▌ Inverse Sampling
对于一些特殊的概率分布函数,比如指数分布:

我们可以定义它的概率累积函数(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),也就是(ps.这个’F’和前面的’f’函数并没有关系)

从图像上看就是概率密度函数小于 x 部分的面积。这个函数在 x≥0 的部分是一个单调递增的函数(在定义域上单调非减),定义域和值域是[0,+∞)→[0,1),画出来大概是这样子的一个函数,在 p(x) 大的地方它增长快(梯度大),反之亦然:

因为它是唯一映射的(在>0的部分,接下来我们只考虑这一部分),所以它的反函数可以表示为
,值域为[0,+∞)
因为F单调递增,所以
也是单调递增的:

利用反函数的定义,我们有:

我们定义一下 [0,1] 均匀分布的 CDF,这个很好理解:

所以

根据 F(x) 的定义,它是 exp 分布的概率累积函数,所以上面这个公式的意思是
符合 exp 分布,我们通过 F 的反函数将一个 0 到 1 均匀分布的随机数转换成了符合 exp 分布的随机数,注意,以上推导对于 cdf 可逆的分布都是一样的,对于 exp 来说,它的反函数的形式是:

具体的映射关系可以看下图(a),我们从 y 轴 0-1 的均匀分布样本(绿色)映射得到了服从指数分布的样本(红色)。

我们写一点代码来看看效果,最后绘制出来的直方图可以看出来就是 exp 分布的图,见上图(b),可以看到随着采样数量的变多,概率直方图和真实的 CDF 就越接近:
def sampleExp(Lambda = 2,maxCnt = 50000):
ys = []
standardXaxis = []
standardExp = []
for i in range(maxCnt):
u = np.random.random()
y = -1/Lambda*np.log(1-u) #F-1(X)
ys.append(y)
for i in range(1000):
t = Lambda * np.exp(-Lambda*i/100)
standardXaxis.append(i/100)
standardExp.append(t)
plt.plot(standardXaxis,standardExp,'r')
plt.hist(ys,1000,normed=True)
plt.show()
▌ Rejective Sampling
我们在学习随机模拟的时候通常会讲到用采样的方法来计算 π 值,也就是在一个 1×1 的范围内随机采样一个点,如果它到原点的距离小于 1,则说明它在1/4 圆内,则接受它,最后通过接受的占比来计算 1/4 圆形的面积,从而根据公式反算出预估的ππ值,随着采样点的增多,最后的结果
会越精准。

上面这个例子里说明一个问题,我们想求一个空间里均匀分布的集合面积,可以尝试在更大范围内按照均匀分布随机采样,如果采样点在集合中,则接受,否则拒绝。最后的接受概率就是集合在‘更大范围’的面积占比。
当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想要 sample 出来的样本服从某一个分布 p,其实就是希望样本在其概率密度函数
高的地方出现得更多,所以一个直觉的想法,我们从均匀分布随机生成一个样本
,按照一个正比于
的概率接受这个样本,也就是说虽然是从均匀分布随机采样,但留下的样本更有可能是
高的样本。
这样的思路很自然,但是否是对的呢。其实这就是 Rejective Sampling 的基本思想,我们先看一个很 intuitive 的图

假设目标分布的 pdf 最高点是 1.5,有三个点它们的 pdf 值分别是

因为我们从 x 轴上是按均匀分布随机采样的,所以采样到三个点的概率都一样,也就是

接下来需要决定每个点的接受概率
,它应该正比于
,当然因为是概率值也需要小于等于 1.
我们可以画一根 y=2 的直线,因为整个概率密度函数都在这根直线下,我们设定

我们要做的就是生成一个 0-1的随机数
,如果它小于接受概率
,则留下这个样本。因为
,所以可以看到因为
是
的3倍,所以
。同样采集 100 次,最后留下来的样本数期望也是 3 倍。这根本就是概率分布的定义!
我们将这个过程更加形式化一点,我们我们又需要采样的概率密度函数
,但实际情况我们很有可能只能计算出
,有

我们需要找一个可以很方便进行采样的分布函数
并使

其中 c 是需要选择的一个常数。然后我们从 q 分布中随机采样一个样本
,并以

的概率决定是否接受这个样本。重复这个过程就是「拒绝采样」算法了。
在上面的例子我们选择的 q 分布是均匀分布,所以从图像上看其 pdf 是直线,但实际上
和
越接近,采样效率越高,因为其接受概率也越高:

▌ Importance Sampling
上面描述了两种从另一个分布获取指定分布的采样样本的算法,对于1.在实际工作中,一般来说我们需要 sample 的分布都及其复杂,不太可能求解出它的反函数,但 p(x) 的值也许还是可以计算的。对于2.找到一个合适的
往往很困难,接受概率有可能会很低。
那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sample的目的:其实是想求得
,也就是

如果符合 p(x) 分布的样本不太好生成,我们可以引入另一个分布 q(x),可以很方便地生成样本。使得

我们将问题转化为了求 g(x) 在 q(x) 分布下的期望!!!
我们称其中的
叫做 Importance Weight.
▌ Importance Sample 解决的问题
首先当然是我们本来没办法 sample from p,这个是我们看到的,IS 将之转化为了从 q 分布进行采样;同时 IS 有时候还可以改进原来的 sample,比如说:

可以看到如果我们直接从 p 进行采样,而实际上这些样本对应的 f(x) 都很小,采样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都无法获得 f(x) 值较大的样本,这样评估出来的期望偏差会较大;
而如果我们找到一个 q 分布,使得它能在 f(x)*p(x) 较大的地方采集到样本,则能更好地逼近 [Ef(x)],因为有 Importance Weight 控制其比重,所以也不会导致结果出现过大偏差。
所以选择一个好的p也能帮助你sample出来的效率更高,要使得 f(x)p(x)较大的地方能被 sample出来。
▌ 无法直接求得p(x)的情况
上面我们假设 g(x) 和 q(x) 都可以比较方便地计算,但有些时候我们这个其实是很困难的,更常见的情况市我们能够比较方便地计算
和 

其中
是一个标准化项(常数),使得
或者
等比例变化为一个概率分布,你可以理解为 softmax 里面那个除数。也就是说

这种情况下我们的 importance sampling 是否还能应用呢?

而
我们直接计算并不太好计算,而它的倒数:

因为我们家设能很方便地从 q 采样,所以上式其实又被转化成了一个蒙特卡洛可解的问题,也就是

最终最终,原来的蒙特卡洛问题变成了:

所以我们完全不用知道 q(x) 确切的计算值,就可以近似地从中得到在 q 分布下 f(x) 的取值!!amazing!
▌ Importance Sampling在深度学习里面的应用
在深度学习特别是NLP的Language Model中,训练的时候最后一层往往会使用 softmax 函数并计算相应的梯度。

而我们知道 softmax 函数的表达式是:

要知道在 LM 中 m 的大小是词汇的数量决定的,在一些巨大的模型里可能有几十万个词,也就意味着计算Z的代价十分巨大。
而我们在训练的时候无非是想对 softmax 的结果进行求导,也就是说

后面那一块,我们好像看到了熟悉的东西,没错这个形式就是为采样量身定做似的。

经典的蒙特卡洛方法就可以派上用途了,与其枚举所有的词,我们只需要从 V 里 sample 出一些样本词,就可以近似地逼近结果了。
同时直接从 P 中 sample 也不可取的,而且计算 P是非常耗时的事情(因为需要计算Z),我们一般只能计算
,而且直接从 P 中 sample 也不可取,所以我们选择另一个分布 Q 进行 Importance Sample 即可。
一般来说可能选择的 Q 分布是简单一些的 n-gramn 模型。下面是论文中的算法伪代码,基本上是比较标准的流程(论文图片的符号和上面的描述稍有出入,理解一下过程即可):

References
【1】mathematicalmonk’s machine learning course on y2b. machine learing
【2】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
【3】Adaptive Importance Sampling to Accelerate Training of a Neural Probabilistic Language Model.Yoshua Bengio and Jean-Sébastien Senécal
该贴被huang.wang编辑于2018-7-10 12:39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