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值的生成与基础关系讲明白了,那么情感值的数值该如何界定呢?
举例说明,一碗饭的价值。
一碗饭的物质价值是固定的,但是很多时候,它在不同人心中的价值又是不同的。
一个人饿了,要吃饭。钱已经不顶用了。他需要去找饭吃。
假设,这个人对自己生命的价值,设定的是一万。去找饭吃,作用对象有两个。自己的行动,以及饭。
在简单设定中,生命s=10000。行动x和饭f的关系为:x+f=10000。f的价值为行为所消耗能量的价值。能量消耗的价值是比例性变化的。
能量价值等于补充满所需要的物质价值。
当自身没有附带物质价值时,则能量价值等于生命的价值。
找饭饭时,消耗的能量价值为1,则饭的价值就为1。自己行动的价值为饭可以补充能量的价值。
如,能量价值等于生命价值一万。能量满状态下的数值为1000毫安。从出发找饭,消耗能量100毫安。找饭时能量剩余300毫安。那么行动加饭的价值为(1000-300)÷1000×10000=7000。饭的价值为100÷300×<(1000-(300-100))÷1000×10000>=2666.66。行动的价值为8000-2666.66=5333.34。
行动与饭的价值会随着能量的消耗不断的变化。直到饭的价值无限等于生命的价值。所以才会有一饭之恩,没齿难忘。
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价值界定是随时变化的。当初那一碗饭与自己生命价值的比例却是不变的。
如当初一碗饭价值比例为三分一,现在给自己界定的生命价值为十万,那么当初一碗饭的价值就是三万。
这是最简单的算法,实际算法,还要参考其它因素。因为生命不止一碗饭。主要看一碗饭的价值在生命中的比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