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转帖]MySQL源码:Range和Ref优化的成本评估_MySQL, Oracle及数据库讨论区_Weblogic技术|Tuxedo技术|中间件技术|Oracle论坛|JAVA论坛|Linux/Unix技术|hadoop论坛_联动北方技术论坛  
网站首页 | 关于我们 | 服务中心 | 经验交流 | 公司荣誉 | 成功案例 | 合作伙伴 | 联系我们 |
联动北方-国内领先的云技术服务提供商
»  游客             当前位置:  论坛首页 »  自由讨论区 »  MySQL, Oracle及数据库讨论区 »
总帖数
1
每页帖数
101/1页1
返回列表
0
发起投票  发起投票 发新帖子
查看: 2175 | 回复: 0   主题: [转帖]MySQL源码:Range和Ref优化的成本评估        下一篇 
nini
注册用户
等级:新兵
经验:56
发帖:63
精华:0
注册:2011-12-16
状态:离线
发送短消息息给nini 加好友    发送短消息息给nini 发消息
发表于: IP:您无权察看 2014-12-24 16:17:28 | [全部帖] [楼主帖] 楼主

      在开始介绍index merge/ROR优化之前,打算先介绍MySQL是如何对range/ref做成本评估的。MySQL是基于成本(cost)模型选择执行计划,在多个range,全表扫描,ref之间会选择成本最小的作为最终的执行计划。仍然强烈建议先阅读登博的slide:《查询优化浅析》,文中较为详细的介绍MySQL在range优化时成本的计算。

   本文将继续介绍range/ref执行计划选择的一些不容忽略的细节。希望看客能够通过此文能够了解更多细节。

0. 成本计算的总原则
   MySQL的一个执行计划,有两部分成本,CPU成本(CPU COST)和IO成本(IO COST)。CPU COST是指查询出纪录后,需要做过滤等处理的时候的CPU消耗,IO COST是指,从存储引擎读取数据时需要做的IO消耗。

   总成本 = CPU COST + IO COST

   补充说明:(1) IO成本计算不考虑缓存的影响。因为在优化器本身是无法预知需要的数据到底在内存中还是磁盘上。

1. range成本的计算与分析
   MySQL使用一颗SEL_ARG的树形结构描述了WHERE条件中的range,如果有多个range,则使用递归的方式遍历SEL_ARG结构,在前面详细的介绍range的红黑树结构,以及MySQL如何遍历之。

   接上文,这里将看看,遍历到最后,MySQL如何计算一个简单range的成本。

1.1 range返回的记录数
   MySQL首先计算range需要返回都少纪录,通过函数check_quick_select返回对某个索引做range查询大约命中多少条纪录。

found_records= check_quick_select(param, idx, *key, update_tbl_stats);
1.2 CPU COST
#define TIME_FOR_COMPARE   5    // 5 compares == one read
double cpu_cost= (double) found_records / TIME_FOR_COMPARE;
1.3 IO COST


   对于InnoDB的二级索引,且不是覆盖扫描:

found_read_time := number of ranges + found_records


   这里,found_records是主要部分,number of ranges表示一共有多少个range,这是一个修正值,表示IO COST不小于range的个数。

1.4 全表扫描的成本
   具体的,对于InnoDB表,我们来看:

read_time= number of total page + (records / TIME_FOR_COMPARE + 1) + 1.1;


   对于InnoDB取值为:主键索引(数据)所使用的page数量(stat_clustered_index_size)

   对于MyISAM取值为:stats.data_file_length/IO_SIZE + file->tables

1.5 关于range执行计划的分析
   这里来看看,range的选择度(selectivty)大概为多少的时候,会放弃range优化,而选择全表扫描。下面时一个定量的分析:
北京联动北方科技有限公司
   

   也就是说这个案例中,如果选择度(selectivity)高于17.1%就会放弃range优化,而走全表扫描。这里纪录数超过1016*0.171=173时将放弃range优化。

1.6 验证
   MySQL通过函数check_quick_select返回range可能扫描的记录数,所以,这里通过对该函数设置断点,并手动设置返回值,通过此来验证上面对selectivity的计算,详细地:

(gdb) p head->file->stats.records
$1 = 1016
(gdb) p head->file->scan_time()
$3 = 4
(gdb) p 1016*(1.0/6+(5.0/6)*(4.0/1016)+5.5/(6*1016))
$43 = 173.58333333333329
(gdb) b check_quick_select
Breakpoint 5 at 0x679377: file opt_range.cc, line 7436.
(gdb) c
Continuing.


遇到断点:

(gdb) return 173
root@test 05:07:52>explain select * from users where reg_date >= \'2012-09-20 12:00:00\';
+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+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+
| id | select_type | table | type | possible_keys | key | key_len | ref | rows | Extra |
+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+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+
| 1 | SIMPLE | users | range | ind_regdate | ind_regdate | 9 | NULL | 173 | Using where |
+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+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+
(gdb) return 174
root@test 05:08:05>explain select * from users where reg_date >= \'2012-09-20 12:00:00\';
+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--+------+---------+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+
| id | select_type | table | type | possible_keys | key | key_len | ref | rows | Extra |
+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--+------+---------+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+
| 1 | SIMPLE | users | ALL | ind_regdate | NULL | NULL | NULL | 1016 | Using where |
+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--+------+---------+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+


   上面可以看到,如果range命中的记录数超过173的时候,就会放弃range,选择全表扫描。

1.7 一些限制
   (1) 无论时InnoDB还是MyISAM的scan_time,range返回的记录数都不是精确值,而且对于InnoDB,总记录数也不是精确值,所以上面只是一个High level的预估。

   (2) 上面案例中,条纪录很短,所以看到总page很少,实际情况,单条纪录更大,也就是上面的单个页面纪录数为c更小,所以通常选择度更高的时候,才会选择全表扫描。

2. ref成本的计算与分析
2.1 ref返回的记录数
   ref优化的时候,计算返回的记录数从代码上来看要复杂很多,但是思想很简单。

   思路:在range优化阶段,任何等值都会当作范围条件(参考1,参考2)。

   对于kp1 = const and kp2 = const这类ref,MySQL将直接使用range优化时返回的结果,这个结果是通过存储引擎接口records_in_range返回。

   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ref,kp1 = const and kp2 > const,对于此类ref,range优化的时候,会使用两个索引列,但是ref只能用一个索引列。这时,ref首先根据索引统计信息(show index from users中Cardinality的值)预估。因为这里有range优化的值,还会做一次修正,因为range使用了更多的索引字段。修正逻辑为:如果发现索引统计信息太过保守(例如数据分布不均匀时,遇到一个热点),这时会用range优化的值修正。

   所以,返回的纪录数,使用如下代码获取:

records= keyinfo->rec_per_key[max_key_part-1]
if(records < (double)table->quick_rows[key]…)
records= (double)table->quick_rows[key];
2.2 CPU COST
CPU COST := records/(double) TIME_FOR_COMPARE;
2.3 IO COST


   ref在做IO成本评估的时候,基本同range相同,ref命中多少纪录则需要多少个IO COST。但是跟range优化打不同的是,这里做了一个修正(range优化并没有做),也是IO COST最坏不会超过全表扫描IO消耗的3倍(或者总记录数除以10),有下面的代码:

s->worst_seeks= min((double) s->found_records / 10,
(double) s->read_time*3);
IO COST := record_count*min(tmp,s->worst_seeks);


   这里record_count是前一次关联后的记录数。tmp是当前ref命中的记录数。这个修正的逻辑是很好理解的:即使加上索引扫描其io cost仍然是有限度的。因为range的评估并没有加上这个修正,所以就导致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,后面我们再详细分析这一点。

2.4 全表扫描的成本
   简单版本(不考虑多表关联):

scan_time() + s->records/TIME_FOR_COMPARE


   scan_time()为存储引擎返回的全表扫描IO次数;s->records为存储引擎维护的单表总纪录数。

   复杂版本(有多表关联):

   假设前面关联后的纪录数为record_count,当前表的where条件将过滤后剩余3/4的纪录(不满足where条件的为1/4),并将这个值记为rnd_records。

(s->records - rnd_records)/TIME_FOR_COMPARE +
record_count * (rnd_records/TIME_FOR_COMPARE)


   这里假设将过滤1/4数据,实际代码中还将做一次修正,如果有range计算,假设其命中q条纪录,那么就认为将过滤s->records-q条纪录。

2.5 关于ref执行计划的分析
   上面的分析,可以看到,ref成本有一部分是取min函数的,为了分析ref和全表扫描的临界条件,为了简化做下面的假设:

   (1) scan_time()*3  < s->records / 10

   (2) scan_time()*3 < r

   第一个条件表示约30条纪录一个page;第二个条件是ref命中的记录数为总页面的3倍。

   那么放弃ref全表扫描的条件是:

scan_time()*3 + r/5  > scan_time() + R/5


   即:

scan_time()*2 > (R-r)/5
scan_time() > (R-r)/10


   具体的:

   对于具体的案例,由于取整的问题,会和上面有小小的偏差:

3*((int)6.39) + r/5 > 6.39453125 + 900/5
r > 841.97


2.6 验证
   这里再通过gdb修改r的值来验证,因为ref命中纪录的预估是取range的计算值,所以:

gdb) set s->table->quick_rows[1]=841
(gdb) c
root@test 04:37:16>explain select * from users where reg_date = \'2012-09-21 12:00:00\';
+—-+————-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—+————-+———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-+
| id | select_type | table | type | possible_keys | key         | key_len | ref   | rows | Extra       |
+—-+————-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—+————-+———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-+
|  1 | SIMPLE      | users | ref  | IND_REGDATE   | IND_REGDATE | 9       | const |  841 | Using where |
+—-+————-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—+————-+———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-+
1 row in set (47.61 sec)
(gdb) set s->table->quick_rows[1]=842
(gdb) c
root@test 04:38:46>explain select * from users where reg_date = \'2012-09-21 12:00:00\';
+—-+————-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—+——+———+——+——+————-+
| id | select_type | table | type | possible_keys | key  | key_len | ref  | rows | Extra       |
+—-+————-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—+——+———+——+——+————-+
|  1 | SIMPLE      | users | ALL  | IND_REGDATE   | NULL | NULL    | NULL |  900 | Using where |
+—-+————-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—+——+———+——+——+————-+


   另一个结论是,如果当条记录很小,单个页面的记录数很多的话,只有选择度(selectivity)非常高的时候,MySQL才会放弃ref,走全表扫描,这也是,Vadim在2006年吐槽MySQL的一点。

3. 上面计算的局限性
   上面的推倒尝试介绍一些通用的情况,但是实际上优化器中计算ref/range的成本时,会有一些不同:

   (1) 无论时InnoDB还是MyISAM的scan_time,range返回的记录数都不是精确值,而且对于InnoDB,总记录数也不是精确值,所以上面只是一个High level的预估

   (2) 上面案例中,条纪录很短,所以看到总page很少,实际情况,单条纪录更大,也就是上面的单个页面纪录数为c更小,所以通常选择度更高的时候,才会选择全表扫描。

   (3) 上面的计算,都不是覆盖扫描的情况,覆盖扫描的时候,成本计算与上面略有不同

   (4) 上面都是使用gdb修改某些值的方式来验证。如果想通过创建一个表,够造某个索引的区分度/选制度,因为scan_time和返回的记录数都是预估的,这样的方式是不行的

4. 案例中使用的数据和表

 CREATE TABLE `users` (
`id` int(11) NOT NULL,
`nick` varchar(32) DEFAULT NULL,
`reg_date` datetime DEFAULT NULL,
KEY `IND_NICK` (`nick`),
KEY `IND_REGDATE` (`reg_date`),
KEY `IND_ID` (`id`)
) ENGINE=MyISAM
for id in `seq 1 886`; \
do mysql -uroot test -e \
"insert into users values($id,char(round(ord('A') + rand()*(ord('z')-ord('A')))),\
'2012-09-21 12:00:00')"  ;done
for id in `seq 887 900`; \
do mysql -uroot test -e \
"insert into users values($id,char(round(ord('A') + rand()*(ord('z')-ord('A')))),\
'2012-09-20 12:00:00')"  ;done


--转自 北京联动北方科技有限公司




赞(0)    操作        顶端 
总帖数
1
每页帖数
101/1页1
返回列表
发新帖子
请输入验证码: 点击刷新验证码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技术讨论